发布日期:2025-10-08 22:45 点击次数:197
天麻钩藤饮是中医治疗肝阳上亢、肝风上扰的经典方剂,尤其对高血压及相关症状有较好效果。下面我将为你简要介绍其主要信息。
项目
说明
出处
《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分类
治风剂-平熄内风
核心功效
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证型
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
。症见头痛、眩晕、失眠多梦、口苦面红、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详细了解天麻钩藤饮组成与用量天麻钩藤饮的配方和常用剂量如下(单位为克/剂)
:
药材
用量(克)
药材
用量(克)
天麻
9g
山栀
9g
钩藤
12g
黄芩
9g
生决明
18g
杜仲
9g
川牛膝
12g
益母草
9g
桑寄生
9g
夜交藤
9g
朱茯神
9g
方解与配伍特点:
君药 (核心):天麻、钩藤平肝熄风。
臣药 (辅助核心):石决明(生决明) 平肝潜阳,清热明目;川牛膝 引血下行,活血利水。
佐药 (协同与制约):
栀子、黄芩清热泻火;
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
益母草活血利水;
夜交藤、朱茯神宁心安神。
使药 (调和):诸药合用,共奏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功。
功效与作用传统功效:
平肝熄风:针对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震颤等“风动”之象。
清热活血:清泄肝经热邪,活血化瘀。
补益肝肾:滋补肝肾之阴,以治其本。
现代临床应用(需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
主要用于高血压病、急性脑血管病、内耳性眩晕、头痛、失眠、更年期综合征等属于肝阳上亢证者。
使用注意与禁忌禁忌人群:
孕妇禁用:因方中部分药材可能影响妊娠。
低血压患者慎用或禁用:因其有降压作用。
对药物成分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辨证使用:此方适用于肝阳上亢的实证或本虚标实之证。脾胃虚弱或体质虚寒者需慎用。
饮食禁忌: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中西药联用:正在使用其他降压药者合用需谨慎,以免血压过低。用药前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用法:一般为水煎服用,或使用市售颗粒剂开水冲服。务必遵医嘱。
💎 总结一下天麻钩藤饮是中医平肝熄风的代表方之一,主要针对肝肾不足、肝阳偏亢引起的头痛、眩晕、失眠、高血压等。
天麻钩藤饮是治疗肝阳上亢、肝风上扰的经典方剂,其加减方则是在此基础上针对兼夹病机进行的灵活化裁。下面这个表格汇总了它们的主要区别,希望能帮你快速了解。
对比维度
天麻钩藤饮(基础方)
天麻钩藤饮加减方
核心组成
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
在基础方上随证加减药物,如法半夏、竹茹、羚羊角、龙骨、牡蛎、生地、枸杞等
主要功效
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在平肝熄风基础上,兼治兼夹病机,如化痰、滋阴、镇惊等
主治病证
肝阳偏亢,肝风上扰所致头痛、眩晕、失眠、口苦面红等
基础方证候兼夹其他病机,如痰热、肝火、阴虚、动风等
辨证要点
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数
在基础方证候上,兼见其他症状,如苔腻、便秘、抽搐、阴虚等
灵活性
相对固定
高度灵活,随证加减
🧑⚕️ 常见加减变化及其适用情况
天麻钩藤饮的加减化裁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以下是常见的加减方向:
兼夹痰热(常见加减:+法半夏、竹茹)
适用情况:当患者除了头晕头痛,还出现恶心、胸闷、舌苔黄腻等痰热内扰的症状时。
方义:增加法半夏、竹茹,取自温胆汤之意,旨在化痰清热、和胃降逆。
肝火炽盛(常见加减:+龙胆草、夏枯草)
适用情况:若患者头痛剧烈、面红目赤、口苦、心烦易怒等肝火症状非常突出。
方义:加入龙胆草、夏枯草等强力清泻肝火的药物,以加强清肝泻火之功。
阴虚较甚(常见加减:+生地、枸杞子、何首乌)
适用情况:适用于肝肾阴虚的本质较为明显,见有脉弦而细、口干舌燥、腰膝酸软等表现的患者。
方义:加入生地、枸杞子、何首乌等药材,旨在滋补肝肾之阴,从本论治。
阳亢化风(常见加减:+羚羊角、龙骨、牡蛎)
适用情况:用于肝阳上亢严重,以致肝风内动,出现眩晕剧烈、唇舌或肢体发麻、甚至抽搐等症。
方义:加入羚羊角(可用山羊角替代)、龙骨、牡蛎等,以增强平肝潜阳、熄风止痉的功效
。其他随症加减
头痛剧烈:可加全蝎、蜈蚣以搜风通络止痛。
失眠严重:可加酸枣仁、远志以增强养心安神之效。
大便秘结:可加大黄、芒硝以通腑泻热。
💡 使用注意事项
辨证论治是核心:天麻钩藤饮及其加减方主要适用于肝阳上亢证。非此证型(如气虚血瘀或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孕妇使用时需谨慎并遵医嘱。
煎煮方法有讲究:方中的石决明需先煎20-30分钟,钩藤不宜久煎,应后下。
务必遵医嘱:中药方剂的选择和加减必须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医师会通过“辨证论治”为你做出最合适的判断,切勿自行用药。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天麻钩藤饮及其加减方的区别。用药务必谨慎,如有需要,请及时咨询专业中医师。
核心要点:
辨证是关键:适合“肝阳上亢”证,表现为头痛眩晕、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舌红苔黄等。
非人人适用:孕妇禁用,低血压者慎用。
天麻钩藤饮是治疗肝阳上亢、肝风上扰的经典方剂,其加减方则是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兼夹病机进行的灵活化裁。下面我将为您梳理一下它的基础方剂量和常见加减方的剂量调整。
📊 天麻钩藤饮基础方剂量天麻钩藤饮的原方组成及常用剂量如下(剂量仅供参考,具体应用须遵医嘱)
药材
常用剂量 (克)
备注
天麻
9-15
钩藤
10-15
后下
石决明
15-30
先煎
栀子
6-10
黄芩
6-10
川牛膝
10-15
杜仲
10-15
桑寄生
10-15
益母草
10-15
夜交藤
15-30
朱茯神
10-15
或用茯苓替代
煎服法: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注意:钩藤需后下,石决明需先煎)
🔍 常见加减方及剂量调整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临床会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对基础方进行加减。以下是常见的加减方向及常用剂量参考(均在基础方之上进行加减)
眩晕头痛剧烈:常加生牡蛎30g、珍珠母30g,以增强平肝潜阳之力。
烦躁失眠严重:常加酸枣仁15g、龙骨30g,以增强安神定志之效。
肝肾阴虚明显(如口干舌燥、腰膝酸软):常加生地黄15g、白芍15g,以滋补肝肾,滋阴柔肝。
肝火炽盛(如口苦面赤、心烦易怒):常加龙胆草6-10g、夏枯草10-15g,以加强清肝泻火。
痰湿壅盛(舌苔厚腻、胸闷):常加法半夏10g、胆南星6g,以化痰通络。
肢体麻木或抽搐:常加地龙10g、全蝎3g,以通络止痉。
大便秘结:常加大黄6-10g(后下)、决明子15g,以通便泻热。
⚠️ 重要注意事项辨证论治是核心:天麻钩藤饮及其加减方主要适用于肝阳上亢证(常见头痛、眩晕、失眠、口苦面红、舌红苔黄、脉弦数)。非此证型(如气血亏虚或痰湿内阻为主)者不宜使用。加减变化需根据具体病机,例如医案中针对胃脘胀闷、反酸嗳气等“木克土”的表现,会加减陈皮、姜半夏、厚朴、佛手等健脾和胃的药物。
剂量个体化:上述剂量为临床常用范围参考。具体用量务必由专业中医师根据患者年龄、体质、病情严重程度及药材质量等因素综合确定,切勿自行照搬。
用药禁忌:
孕妇慎用(方中牛膝、益母草有活血下行之效)。
脾胃虚寒者慎用(因方中黄芩、栀子性寒)。
务必遵医嘱:中药方剂的运用非常复杂,所有加减和剂量调整都必须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判断病情和配药。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天麻钩藤饮加减方的剂量。用药安全第一,请务必咨询专业中医师。
天麻钩藤饮是治疗肝阳上亢、肝风上扰的经典方剂,临床常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进行加减。以下是其常见的加减药物组合及对应的主治情况,供您参考。
加减方向
常见症状
常用药物组合
主要功效
平肝潜阳
头晕头痛剧烈,面红目赤
羚羊角(或山羊角)、牡蛎、珍珠母
增强平肝潜阳,熄风止痉之力
清肝泻火
口苦面赤,心烦易怒,肝火炽盛
龙胆草、夏枯草
加强清肝泻火功效
滋补肝肾
腰膝酸软,口干舌燥,肝肾阴虚明显
生地黄、枸杞子、何首乌
、玄参、麦冬滋补肝肾之阴,从本论治
化痰通络
恶心、胸闷、舌苔黄腻,痰热内扰
法半夏、竹茹
、胆南星化痰清热,和胃降逆
通络止痉
肢体麻木或抽搐,震颤明显
地龙、全蝎
、僵蚕搜风通络,熄风止痉
宁心安神
失眠多梦,烦躁不安,心神不宁
酸枣仁、远志
、合欢皮、珍珠母加强安神定志之效
活血化瘀
舌有瘀斑,痛处固定,久病入络
丹参、地龙
活血化瘀通络
通便泻热
大便秘结
大黄、决明子
、肉苁蓉通便泻热,导邪下行
📜 了解基础方
天麻钩藤饮的基础方主要由以下药物组成,旨在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
君药:天麻、钩藤 - 平肝熄风。
臣药:石决明 - 平肝潜阳,清热明目;栀子、黄芩 - 清热泻火。
佐药:川牛膝 - 引血下行;杜仲、桑寄生 - 补益肝肾;益母草 - 活血利水;夜交藤、朱茯神 - 宁心安神。
使药:甘草 - 调和诸药(原方中无记载,但临床常用)。
🌿 常用加减药物组合详解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临床会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在上述基础方上进行加减化裁:
平肝潜阳:若患者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等肝阳上亢症状非常剧烈,常加入羚羊角(因价格昂贵,临床常用山羊角替代)、牡蛎、珍珠母等质重沉降之品,以增强平抑肝阳、镇熄肝风的力量。
清肝泻火:若患者兼见口苦、心烦易怒、目赤等肝火炽盛的表现,常加入龙胆草、夏枯草等清泻肝火能力更强的药物。
滋补肝肾:肝阳上亢的本质多是肝肾阴虚。若患者腰膝酸软、口干舌燥、舌红少苔等阴虚症状明显,常加入生地黄、枸杞子、何首乌、玄参、麦冬等以滋补肝肾之阴,治其根本。
化痰通络:若患者伴有恶心、胸闷、舌苔黄腻等痰热内扰的症状,常加入法半夏、竹茹
(此配伍源自温胆汤)或胆南星等,以化痰清热、和胃降逆。通络止痉:对于肢体麻木、抽搐或震颤较为明显的患者,常加入虫类药或通络药,如地龙、全蝎、僵蚕等,以增强搜风通络、熄风止痉的功效。
宁心安神:若失眠、心悸症状突出,常加入酸枣仁、远志、合欢皮、珍珠母等以加强安神定志的效果。
活血化瘀:若久病入络,见有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或痛处固定等血瘀表现,可加入丹参、地龙等以活血化瘀通络。
通便泻热:若兼见大便秘结,可加入大黄、决明子
以通腑泻热;若老年虚性便秘,也可选用肉苁蓉等润肠通便。⚠️ 重要注意事项
辨证论治是核心:天麻钩藤饮及其加减方主要适用于肝阳上亢证(常见头痛、眩晕、失眠、口苦面红、舌红苔黄、脉弦数等)。非此证型者(如气血亏虚或痰湿内阻为主)不宜使用。上述加减变化需在准确辨证的前提下进行。
务必遵医嘱:中药方剂的运用非常复杂,所有加减和剂量调整都必须由专业中医师进行。切勿自行判断病情和配药。
用药禁忌:
孕妇慎用(方中牛膝、益母草有活血下行之效)。
脾胃虚寒者慎用(因方中黄芩、栀子性寒)。
煎煮方法:方中的石决明需先煎20-30分钟,钩藤不宜久煎,应后下。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天麻钩藤饮的加减应用。用药安全第一,请务必咨询专业中医师。
务必遵医嘱:此为处方药,需经中医师辨证后使用,切勿自行抓药服用。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天麻钩藤饮。用药务必谨慎,如有需要,请及时咨询专业中医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